每個人都曾經年幼,都有成長過程與他人不同的特殊經驗,只是長大了以後,或許就淡忘了曾經有過與眾不同而獨特的感覺。每個人也都遲早會老化,老化的過程也有相當大的個別差異,所以當醫師以客觀的檢查數據來與銀髮族的主觀感受作對話時,難免會有出入甚大的認知落差。
有位朋友最近才跟我分享了一個十年前其父親經歷的真實故事。朋友在南部工作,其父親在北部居住,有天來南部探親,卻偶發了膝痛,朋友關心父親而臨時掛了門診,照了 ?X光,結果看診的醫師見了影像非常訝異地說:「病情很嚴重,病人真的還能走路嗎?不敢相信,應該立刻安排做人工膝關節置換。」
朋友告訴我這個故事,是因為他回憶起當年打電話給我,引述我當年給的判斷是:「在行動為主的骨骼關節系統議題上,如果病人的主觀感受與客觀檢查有落差,應以病人的感受為依歸」。朋友這才放下心來,其父親膝痛於兩天內消失,到了九十四歲過世之前,疼痛並未再發作,行走能力也都很不錯。朋友分享故事給我的目的,除了是感謝我當年幫忙作了相對正確的判斷讓他們安心,還要求我在授課時必須向學生分享這個經驗,以便作為成為醫師時的參考。
事實上,這種醫學影像與實際病情落差甚大的例子還真的不少。有一位 ?52歲正進入停經階段的女士,明明是運動選手,每週要進行兩次網球練習與例行友誼比賽,但為了擔心是否因停經而開始有骨質疏鬆,而去接受了骨質密度檢查。這一測不得了,骨密 ?T值竟然負四點多,看診醫師告訴她「骨質疏鬆很嚴重,隨時會骨折,除了走路以外,一定要停止所有運動。 ?
這也是個 ?20年以上的故事了,當年我給了她幾個建議,包括選擇比較精密(所以必然要自費)的儀器檢查重測,及持續運動以維持體適能。結果她又做了兩次不同的儀器複檢,一次數值減成為負二點多,一次則接近正常,而這位女士在二十幾年來持續運動並身心健康,並未發生任何意外與骨折。
為何老化的骨科疾病會有如此巨大的主客觀認知落差?是儀器檢查種類不足以充分代表人體老化的程度?還是看似精密的儀器檢查數據仍有相當程度的誤差?或人體的微妙功能仍有許多是超越客觀數據所能呈現的?
無論如何,上述的例子使得身為骨科醫師的筆者對於提供病人正式醫囑或個別醫療建議時,已經不會完全依賴儀器的檢查結果,而是會參考病人平常的能力表現,分辨長期能力的背景條件與導致症狀發作的致病因素,並努力不要把長期的背景身體結構作為短期的身體不適的唯一理由,而對於病情的判斷與建議也因而會增加保留的說法與觀察病情的時間,也就是創造性的模糊。
上述所說的醫者應重視主觀感受與活動能力甚於檢驗數據的見解,理應限於以運動能力為主的骨科退化疾病,完全不適用於其他器官的老化疾病。不過,可以等待觀察退化性骨科疾病並不代表不需要引以為警惕地積極看待,因為只有早期警覺並開始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才是可以避免病情惡化的重要關鍵。

(作者林啟禎為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醫師)


arrow
arrow

    oeemiswk2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